美国,以及欧盟又对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举起了屠刀,这对俄罗斯的伤害太致命了。又黑又硬的俄罗斯不怕西方在军事、外交上的挑衅、遏制,但非常害怕美欧打击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与金融,能源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而金融是俄罗斯最大软肋,这两个方面俄罗斯不经打,每被打一回就得吐血一回。今年4月,美国严厉制裁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股市汇市崩溃,损失惨重,俄罗斯人对此心有余悸。
这回,西方瞄准的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但率先向俄罗斯出手的不是美国,而是美国的盟友欧盟。俄罗斯塔斯社12月12日报道,当天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洲议会全体会议就《欧盟-乌克兰协会协议实施》报告达成了一项决议:“北溪-2”天然气管道是一个政治项目,不仅对欧洲安全构成了威胁,也对欧洲努力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造成了威胁。欧洲议会要求取消这个遭到美国强烈反对的天然气项目。欧洲议会停止支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美国高兴了,俄罗斯、德国却遭到重击,欲哭无泪。
俄罗斯的国家定位与目标是依托世界大国地位,把俄罗斯建成世界能源(天然气与石油)的集散(供应)中心。从其战略布局来看,俄罗斯的石油主要销往东方,天然气主要销往西方(欧洲)。自从2014年俄乌反目成仇后,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过境乌克兰,就成了西方卡在俄罗斯脖子上的绞索。俄罗斯为了摆脱天然气过境乌克兰的巨大风险与战略被动,决心绕开乌克兰、波兰这两个极端反俄国家,左右开弓,分别建设两条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北溪-2”与“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
11月19日,俄罗斯与俄罗斯合作的“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海底工程竣工,普京特地赶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一道,通过远程视频的形式参加了项目竣工仪式。普京在仪式上表示,符合土耳其利益,也不损害其他方利益。由于土耳其的支持,“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的顺利建成不会有什么悬念。但俄罗斯与德国合作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就命运多舛了,前途未卜了。
“北溪-2”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总投资95亿欧元,俄气出资50%,法国Engie集团、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荷兰皇家壳牌、德国Uniper公司和德国Wintershall公司各提供10%的融资,计划2019年底前建成,2020年1月1日起通过该管道向德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供应天然气,每年可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满足欧洲10%的天然气需求。
欧盟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欧盟39%的天然气进口自俄罗斯,欧洲各国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度(购买比重)占比分别是:德国、意大利为60%,奥地利为40%,波兰、捷克等国接近50%,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高达80%波罗的海三国为100%。如果仅仅从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度而言,特朗普说德国(也包括其他诸多欧洲)的俄罗斯的俘虏也不为过,毕竟俄罗斯经常对欧洲国家玩弄天然气大棒对于俄罗斯而言,天然气不仅仅是大宗能源商品,也是极具威力的地缘政治工具。
在欧洲议会要求停止“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前一天,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欧盟国家放弃建设美国极力反对的该项目,并支持特朗普在CAATSA法案(《以制裁反击敌人法》)框架下对该项目的参与方实施制裁。负责能源事务的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弗朗西斯范农12月10日表示,“北溪-2”项目对欧洲安全构成了广泛的地缘战略威胁,呼吁欧盟有关各方退出该项目。11日,范农威胁将对所有参与“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企业实施制裁。
欧洲议会12日通过的取消“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决议,引发了俄罗斯的激烈反弹,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3日批评欧洲议会的决定不理智。
若在美国、欧盟的强烈反对下,“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半途而废,损失最大的自然是俄罗斯与德国。只要俄罗斯不是像伊朗那样,把所有的东西都寄希望于欧洲,调整政策,不再那么执迷于把天然气当作地缘政治工具,而是恢复其商品的真实面貌,是可以弥补欧洲的这块损失的,因为他的最大邻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俄罗斯完全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向对方出口天然气赚大钱,又不用受美欧的干涉。
德国为何铁了心支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除了天然气对俄罗斯高度依赖外,德国还有一个野心,就是取代意大利,做欧洲最大天然气集散中心。“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若是建成,输往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欧洲国家俄罗斯天然气都必须在德国集散、中转,这比单纯地过境乌克兰赚点过境费不可同日而语,利润高出许多。
如果默克尔顶不住特朗普的压力,要么不得不放弃“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要么从美国大量进口天然气,在美俄间搞平衡,艰难建成这个大项目。
(1)土耳其光伏工程项目:
这对德国的默克尔来说,是在下台前的一个政治考验,大概率事件是德国和俄罗斯仍然将这个项目继续建设下去。北溪-2号已经不再只是个商业项目,而是政治博弈了。北溪2号已经成为美俄全球角力的一个新战场,欧盟内部因此而出现了分化。计划于2019年建成的北溪2号项目可以将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波罗的海直接输往德国,天然气管道全长1200公里,将通过俄罗斯、芬兰、瑞典、丹麦和德国这五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领海,目前已经建设了300公里。除了俄罗斯承担一半的建设费用外,法国、德国、奥地利与荷兰都投入了资金。德国是该项目的积极推动者,因为这将使欧洲国家获得更多稳定而廉价的能源供应;而乌克兰和美国的搅屎棍波兰则明确反对,因为这将不仅减少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境费,而且降低两国的地缘政治地位。美国一直在阻挠这一项目:今年4月的北约峰会上,特朗普就指责德国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俄罗斯的能源却没有履行提高北约防务费用的义务,成了俄罗斯的俘虏;今年7月又威胁要制裁参与北溪2号工程的欧洲公司;今年12月11日,美国众议院又通过决议要求欧洲放弃北溪-2号项目并对该项目进行经济制裁。仅仅过了三天,欧洲议会就通过了停止支持北溪-2管号项目的决议,虽然没有约束力,但也说明在美国压力下欧盟内部的分化。
北溪2号现在已经不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考验的是德国的政治决断力和俄罗斯的外交智慧。对于德国来说,默克尔一直坚称这只是个商业项目,因为从商业角度来说无可厚非: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主要来源于俄罗斯,而乌克兰管道由于俄乌的斗气”很不稳定;如果从美国买天然气,至少比现在的市场价格高出30%以上,经济上很不划算。而北溪2号不仅将增强欧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每年带来55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而且会降低购气成本。现在默克尔面临着国内外的政治压力,尤其是波兰这个美国搅屎棍国家联合了维谢格拉德集团4国,对德国在欧盟内部决策中的掣肘,如果强行推进不仅将面临美国的经济制裁,而且有可能引起欧盟的进一步分裂。但是,如果欧盟想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就必须在政治上迈出这一步;德国想维护欧盟老大的地位,也必须承担与美国对抗的主要压力,并联合法国对波兰这样的搅屎棍国家狠狠打压。对于已经决定不再连任的默克尔来说,这将是她留下的政治成果之一。对于俄罗斯来说,能源出口对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能源武器也是北极熊在外交中可以打的为数不多的“经济牌”之一。北溪2号即使全部建设费用由俄罗斯承担也并非不可,建成以后一两年的收益就可以收回来,关键在于如何做好外交工作:当务之急是稳住德国、拉住法国,做通丹麦的工作。俄罗斯和德法在伊朗核协议上已经有过合作,而德法的经济增长乏力,迫切需要廉价的能源,只要稳住德国再拉住已经投资的法国,就可以稳住欧盟;现在只有丹麦还没有批准该项目的管道过境,所以做好丹麦的工作是下一步外交的重点。这些就考验拉夫罗夫的外交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