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能的现况及发展前景如何?太阳能发展的问题有哪些?解决思路有哪些?太阳能能否成为能源界一哥?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太阳能发电站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研究显示,2011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GW,2012年突破7GW。按照新的光伏产业发展目标,2013-2015年,我国每年新增的光伏装机容量应约达10GW。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已经形成四个产业集聚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
截至2013年2月22日,我国总共披露光伏电站已完工的项目是4997MW,包含并网项目、离网项目及金太阳金屋顶项目。从区域来看,我国的光伏装机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肃和宁夏,这三个省份集中我国一半多的光伏装机容量,装机量都在640MW以上,青海省更达到了1453MW。其次是新疆、江苏和内蒙古自治区,三个省份的完工量在160-320MW之间。
二、太阳能光伏电池有哪些种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太阳能是人类近20年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光电转换(即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形式,指利用半导体界面(硅或其他材料)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技术较复杂,从单户供电到接入电网,应用范围广泛。当前光伏发电主流技术为硅(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产品、约占90%以上市场份额,其他技术还包括铜铟镓硒、锑化镉等。由于在制造成本、污染控制等方面具优势,硅产品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居主导地位。
1. 单晶硅/多晶硅电池①以化学级硅为原料,精炼提纯单晶/多晶硅料;②拉单晶棒/铸多晶硅锭切片;③封装电池片;④组装电池组件;⑤组装发电应用系统。
2. 非晶硅薄膜电池与晶体硅相比,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主要为在玻璃基板上以化学方式沉积非晶硅薄膜层,生产电池片和组件。
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的光电转换率、生产成本递减。单晶硅、多晶硅产品的成本和产出均衡性较好,故占有当前85%以上市场份额。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现状
我国光伏产业不仅长期面临原料在外、市场在外的问题,制造业的关键设备依赖度也较高。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关键设备绝大部分来自国外供应商,进口设备费用约占企业设备费用的80%。
在原料方面,我国多晶硅进口占总需求的50%以上。大多数多晶硅生产电耗目前在190千瓦时/千克以上,单位成本并不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硅锭、硅片产业对上游多晶硅的依赖,导致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归根到底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中国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比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尚德在国内企业中研发投入比例最高,但是也只有0.8%,发达国家最低的比例是1.4%。中国的专利申请更多的集中在硅片、硅锭的制造上面。日本及欧美国家的太阳能专利一半以上集中在太阳能光伏材料领域,而我国专利在相关技术领域只占1/3。中国在高纯硅领域的专利申请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很难占据技术领先地位。
在市场方面,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90%都是出口,只有10%是国内市场需求。市场的缺失直接导致我国光伏企业无法参与规则、标准的制定。我国光伏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必须将样品送到欧美进行美国的UL标准或欧盟的IEC标准认证。此过程耗时长达10个月甚至一年。标准的修订与更新国内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欧美光伏企业在国内销售则无须任何认证,间接削弱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缺乏市场的另一危害是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动都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整个光伏产业。
四、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前景有多大?
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的,目前国内光伏产业主要用于出口,国内光伏发电工程也在增加。随着煤电成本不断上升和光伏发电技术革新成本下降,光伏产业在未来会有一个突破,呈现爆炸增长。
五、目前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现状和趋势,谢谢大家了
国外现状:由于前5年发达国家光伏补助相当多,国外光伏发电迅猛,为了调节(降低)光伏发电装机,从今年开始德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降低光伏发电的补助,因此这些国家的光伏装机明显下降。
国外趋势:光伏发电补助会继续下降,使市场自动调节,当光伏组件价格降低到一定阶段时,达到商业发电的经济指标,光伏发电规模会增加。
国内现状:国家光伏补助电价为1元/KWH,在少部分地区(西藏、川西、新疆等)能达到商业发电经济要求(年收益8%),在这些地区光伏发电发展比较迅猛,在沿海(浙江等省)省内为了推动光伏组件的销售与示范性工程,省内补助电价0.1~0.5元/KWH,在这些地区也有不少光伏发电站正在兴建。其他地区由于受资源影响(太阳能辐射值低)很难发展大型并网光伏电站。
趋势:在光伏组件价格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国家正在考虑降低光伏发电的补助,但是在未来5~10年国家仍将大力扶持光伏发电,光伏发电会在国内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