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原材料是什么?
光伏组件的原材料由八大主材和生产配套辅材组成。
八大主材为:
(1)电池片:太阳能电池是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器件。它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通过太阳光的照射,激发电子空穴对,利用PN结势垒区的静电场实现分离电子空穴对,被分离的电子和空穴,经由电极收集输出到电池体外,形成电流。
(2)涂锡铜带:由无氧铜剪切拉直而成,所有外表面都有热镀涂层。涂锡带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时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极引出,连接电池片。要求具有较高的焊接操作性、牢固性及柔韧性。
(3)EVA: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是一种热熔胶粘剂。用来封装电池片,防止外界环境对电池片的电性能造成影响,增强光伏组件的透光性,将电池片、钢化玻璃、背板粘接在一起,具有一定粘接强度,同时对电池光伏组件的电性能输出有增益作用。
(4)背板:用作背面保护封装材料,常用的分为T门、TPE和PET,聚乙烯结构。用来增强光伏组件的耐老化、耐腐蚀性能,延长了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白色的背板对入射到光伏组件内部的光进行散射,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吸光效率,同时因其具有较高的红外发射率,还可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同时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绝缘性能。
(5)钢化玻璃: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结构,增强光伏组件的承重和载荷,具有透光、减反射透光、阻水、阻气和防腐蚀的作用。
(6)铝边框:玻璃外延安装的铝合金边框,起到保护玻璃边缘,加强光伏组件密封性能和提高光伏组件整体机械强度的作用,便于光伏组件的安装和运输。
(7)硅胶:用于粘接、密封层压好的玻璃光伏组件,粘接接线盒和背板,并增强光伏组件耐紫外线的作用。
(8)接线盒:光伏组件的电气连接装置,对光伏组件引出线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保护光伏组件系统运行时的安全。
二、光伏电池制造流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串并联电阻?
太阳能电池,或称光伏电池,是一种通过光伏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力设备,光伏效应是一种物理和化学现象。 它是光电池的一种形式,被定义为当暴露在光线下时,其电特性如电流、电压或电阻会发生变化的装置。单个太阳能电池装置可以组合成模块,也称为太阳能电池板。 基本上,单结硅太阳能电池可以产生大约0.5至0.6伏的最大开路电压。[1]
太阳能电池被描述为光伏电池,无论其来源是阳光还是人造光。它们被用作光电探测器(例如红外探测器),探测可见光范围内的光或其他电磁辐射,或测量光强。
光伏电池的运行需要三个基本属性:
光的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或激子。
相反类型电荷载流子的分离。
将这些载流子单独提取到外部电路中。
相比之下,太阳能集热器是通过吸收阳光来提供热量,用于直接加热或间接发电。另一方面,“光电分解电池”(光电化学电池)是指一种光伏电池(像亚历山大·爱德蒙·贝克勒尔和现代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开发的),或者是指一种仅利用太阳能光照将水直接分解成氢和氧的装置。
太阳能电池组件被用来制造太阳能模块,太阳能模块利用阳光产生电能,区别于“太阳能热能模组”或“太阳能热水器”。
电池、模块、面板和系统
集成的多个太阳能电池,全部定向在一个平面上,构成太阳能光伏板或模块。光伏模块通常在面向太阳的一侧有一片玻璃,允许光线通过,同时保护半导体晶片。太阳能电池通常串联和并联电路连接,或模块串联,产生附加电压。并联电池产生更高的电流;然而,阴影效应等问题可能会关闭较弱(光照较少)的部分串连电池(许多串联的单元),因为受到光照的电池对阴影电池施加反向偏置,从而导致大量功率损失和可能的损坏。串联电池串通常独立处理,不并联,但从2014年开始,每个模块通常都有单独的电源盒,并且可以并联连接。虽然模块可以互连以创造具有所需峰值直流电压和负载电流容量的阵列,但是使用独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器是优选的。此外,并联二极管可以减少串联/并联单元阵列中的遮蔽功率损耗。
三、太阳能板是如何做成的
第一步:提炼单晶硅或者多晶硅的硅棒;第二步:将硅棒切片清洗;第三步:深度加工(打磨、起毛等专业性加工)成为太阳能电池片;第四步:封装成为太阳能电池板。因为生产过程(特别是在第一步)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而且会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四氯化硅,所以实际上太阳能发电不是真正的绿色清洁能源。
四、太阳能光伏中单晶的加工过程
流程:清炉-装料-抽空-化料-引晶-放肩-等径-收尾-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