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产业的问题
由于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行反倾销已经立案;欧洲因国债危机取消或减少对使用太阳能的补贴,光伏产业正面临最严酷的冬天,预计会有2-3年的萧条期。但是从长远来看是一个有较好前景的行业。
二、光伏产业,无资金 无技术,只有热情,该如何起步 ??
慎入光伏产业,当前行业背景不好,光伏产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外销,而西方国家均对我国光伏进行反倾销,产品积压,无处销售。现在行业龙头都大多面临破产倒闭危险,你无资金也无技术,如何生存? 为今之计或改行或待行业回暖。
三、光伏产业现在发展到什么状态了
一纸新政着实为火热的光伏行业降温
531新政强调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同时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机制,加快光伏发电电价退坡。根据目前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今年我国暂不安排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普通电站暂不安排、分布式2018年仅安排10GW纳入指标,包括户用或也在该指标之中。
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新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
2017年光伏装机迎来新的增长点,行业发展迅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光伏行业投融资前景与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53.06GW,同比增长53.62%。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广泛应用,光伏装机迎来新的增长点,行业发展迅猛。
2011年至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其在新能源发电比例亦不断上升,2011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仅为0.15%,截至12月底,累计装机超130GW,新增和累计装机规模均居全球首位。2017年上升至7.30%。
2017年,光伏发电成为电源增长的主力,新能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保守估计,2018年国内新增装机容量将在30GW~45GW之间,变量在于分布式,但分布式市场较难预测,如果分布式市场有很好的表现,不排除会超过50GW。
本次政策调整的最大动因在于,财政补贴压力过大,行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出了管理者的预期。而财政补贴则是产业链主体利润的主要构成。
531新政”的影响在于对未来带有补贴的指标的规模收紧,压力来自于巨大的补贴缺口,这次是三个部委联合发文,希望通过限制带有补贴指标的规模,来控制补贴总量的增长。
经测算,2017年新能源补贴需求约1200亿元,按照目前每千瓦时1.9分的征收标准,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收入约690亿,预计缺口510亿元。加上此前累计到201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将近600亿,2017年底补贴总缺口1110亿元。在附加费不提高的情况下,即便不新增可再生能源,每年都有1110亿的缺口,20年累计缺口将达2万多亿元。
再战无补贴市场
尽管我们还是期待在户用这部分能有一定的政策松动,但大面上来讲,严控带补贴的指标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最终还是要期待,通过电力市场改革以及其他的这个自由售电的模式,能够把无补贴的商业模式建立起来。
在国内需要迅速打开无补贴项目的市场,需要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在国外需要拓展更多的海外空间,新政将引发组件价格的进一步下降,这就意味着光伏行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将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在这一轮调整中,行业景气指数可能回到2012~2013年的低点,但当前与彼时又有不同。“先进技术发展、光伏产业链成本下降已不可同日而语,政策的出发点也已经不同,光伏行业在能源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不同,集中式、分布式、户用发展的形态也已经不同。在政策变化面前,整个行业比拼的是更先进的制造业技术、更高的转化效率、更低的制造运营成本。
国内只有不足10GW的领跑者项目是不够国内的产能来分的。大家只有一边打价格战一边去海外寻找订单,通过价格的下降去刺激海外客户的投资需求。
四、太阳能光伏企业是否普遍遭遇严冬?
本来是朝阳产业的太阳能光伏企业,从去年开始普遍遭遇严冬。不仅一批后进入的中小企业纷纷关门倒闭,就是无锡尚德、中利腾晖等龙头企业,也日子艰难,出现严重亏损。每一轮经济调整期,受影响最严重的多是传统产业。比如经济速度放缓后,首当其冲的是钢铁、原材料等行业,而新兴产业往往会成为避风港。而此轮调整,前几年最被看好的新能源领域却成为第一拨受到冲击的产业,值得反思。
五、我国光伏行业景气会逐渐回升吗?
从整个行业来判断,光伏行业景气将在2012年一季度末触底回升,步入复苏扩张期。届时行业布局会更加合理,前景更加明晰,拥有成本、技术、质量和资金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好的发展。中利集团总投资48亿元人民币成立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并在2012年 4月6日晚公告称,公司拟出资3.12亿元对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单方增资。中利科技表示,因中利腾晖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且将大规模进行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此次对中利腾晖增资,将进一步增强中利腾晖资金实力,加快公司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