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企业平均利润率不到20%,如果被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势必彻底丧失价格优势,告别欧美市场
严重依赖出口、外延式扩张的光伏产业几近走到尽头,应尽快形成协调一致的政策环境和健康规范的国内市场
目前,正在广州举办的第112届广交会上,光伏企业的展台可以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这要归因于10月10日美国公布了“双反”(反补贴、反倾销)终裁结果,我国光伏企业将被征收23.75%254.66%的高额惩罚性关税。欧盟“双反”调查也正在进行中,结果堪忧。
我国现有2000多家光伏企业,比如中利腾晖等,产品大部分出口欧美。我国光伏企业平均利润率不到20%,如果出口产品被欧美双双征收20%以上的反倾销税,势必彻底丧失价格优势,告别欧美市场。我国光伏产业外延式扩张几近走到尽头,内生性增长才是正道,要尽快形成协调一致的政策环境和健康规范的国内市场。
光伏企业是否只有研发投入才有机会赢得主动?
事实上,只有在研发上大胆投入、持续投入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赢得主动。自去年底以来,中利腾晖、皇明、力诺瑞特、太阳宝、辉煌、同济阳光、海尔、清华阳光等企业在完成了产业升级和产能扩张后,纷纷发力产品技术创新,先后围绕城市市场、工程市场、工业市场推出了物联网太阳能、分体壁挂式太阳能、全自动智能控制太阳能等新品,有望全面推动太阳能热利用市场竞争的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