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式整体转移。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汽车制造仍然是一个传统产业,中国汽车制造的中心仍然在上海,上海的汽车制造上市企业收入占全国将近一半,其他区域的汽车制造集中度也进一步提升。北部区域从东三省(主要是长春、沈阳)向河北、北京集聚,中部区域向湖北、重庆集聚,南部区域向广东集聚。
钢铁的产能分布很明显受到了去产能和环保限产的影响,环京一带的河北、山西、山东和成本较高的西南、华南地区经历了产能出清,钢铁行业整体向生产效率较高的江苏(沙钢)和中部腹地(马钢、华菱、新余钢铁)聚集。煤炭经历了和钢铁类似的去产能,从环京一带向以煤炭为支柱的内蒙古、山西集聚。
能源原材料型产业呈现东中西部双向流动、优化布局的趋势。2009至2012年,东部地区的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分别下降4.04%、3.97%和1.96%,较其他类型的产业下降幅度较小,这是因为铝土矿等有色金属资源型产业从资源地向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转移。其中,向东部地区的转移布局主要基于矿产原材料进口、生产过程中给排水需求及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等因素考虑,向中西部资源富集地转移主要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低劳动力成本及其电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