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战国时法家人物,因前属卫国,又称卫鞅。后立功,封邑于商地,故号商君、商鞅。法家当然是推行法治,因是法家人物第一次领导执政,所以商鞅变法在历史上极其有名,秦国通过法治,变得空前强大。商鞅大刀阔斧的对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分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等改革并立法定刑。
由于商鞅在战国时代,只有秦国能让他一展抱负,所以辗转之下,商鞅登上了秦国的舞台,尽施才华,让秦国从此傲立诸国之上。可惜,因为改革,触发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一死,旧贵族趁机发难,致商鞅死而车裂。
李斯
李斯,秦国丞相。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原为小吏 ,后师从荀子,学成入秦 。客卿吕不韦府。因屡上书秦王,被赏识封廷尉 。秦统一天下后,李斯上书尊秦王政为皇帝,寓意功盖三皇五帝。因此被封为丞相 。上任后,制定了文化统一,车同轨,书同文,并统一度量衡。使秦帝国成为后世模板。
国宝至尊的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精雕细琢而成,由李斯书刻“受命于天,既受永昌”。而留名青史。
李斯的贡献极其大,除了排挤韩非子外,他为秦国制定了如模板般的大一统封建皇朝。使华夏文化一统,即使后世国家崩裂,依然为华夏文化的统一精神而奋斗,去一统。他为秦国,亦为自己,辉煌了大秦。可惜,死于赵高陷害,并被诛三族。
吕不韦
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早年经商,因以秦质子异人为奇货可居。后果然投资正确异人即位,自己获官至丞相。大肆招揽食客,客卿,奇人异士。李斯也入其门下。一时权倾朝野。因著吕氏春秋,有一字千金之典故。吕氏春秋糅合诸子百家精髓。后称杂家,是杂家代表人物。
吕不韦作为最成功的商人投资未来君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亦是著名的杂家代表,著作有吕氏春秋。也是权相代表。可惜的是,他遇到了千古一帝嬴政,被秦王政逼死。
结语:此三人皆名留青史,贡献卓著。不管他们是哪里人,在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各家各派人物,自然尽心尽力,为了自己心中的真理学说而努力去接近各个执政者。只有秦,能让他们尽展心中抱负。壮哉!诸子百家时代!我国最活跃的思想大碰撞时代。
商鞅、李斯、吕不韦为秦出力,那是因为他们在秦国能有所发展,秦国能给满足他们的需求,能给他们施展才能的平台与环境!
例如商鞅,他最开始也本想在魏国出力,可是魏王并不认为他一个小小中庶子能有什么才能,不过是一个有些独到见解的门客而已,虽有公叔痤的极力推荐,也不得不到信任,而秦孝公一心想要秦国发展壮大,需要人才,下《求贤令》向天下招揽贤才,最后还大力支持,推进商鞅提出的变法运动。
李斯在秦国也得到秦始皇的充分信任与重用,与他共定“灭诸侯、成帝业、统一天下”的宏伟战略方针,并重用李斯来事实这一目标。
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人才其实都是爱国爱家的,但是人才更希望能愚见伯乐,识得他们的才能,并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得机会与环境,他们希望得到尊重与信任!
而这几位,秦就刚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些条件,所以他们愿意为秦出力。
以上个人见解,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