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平原最美油菜花开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大西北新疆伊犁河畔,是有名的塞外江南,这里的秋冬季也美,奉上几张秋冬季的风景照,请友友们欣赏![祈祷][赞][玫瑰][玫瑰][玫瑰]
江西不靠东不靠西,靠什么?
很有名的是景德镇陶瓷和红色旅游景点。
靠共产党的领导,靠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奋斗,从革命根据地时期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再加上江西的自然环境较好,江西自给自足有余,支援全国,大城市吃的农产品,少得了江西产的?
你对农村近年发展和村貌有什么看法?将来有出路吗?
国家近年来对农村的投入在快速增加,从道路到村庄环境整治,力度都是非常大的,表面效果也还不错。
个人认为,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越大,越应该规划先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通盘考虑,面向未来。
以目前的农村环境整治为例,好多村庄已经空心化了,十宅五空,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及农村老人的不断离世,这种现象会越来越突出。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去整治这样的村庄,从短期看,会增加农民的幸福感,但从长期看,极有可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甚至,是对环境的更严重的破坏。
为什么这么说呢?任何事物,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观念上也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农村是什么,是小农经济的载体,现在,经济发展到了二、三产业完全占居了主导地位,二、三产业的竞争力已经将农业碾压得毫无还手之力,做为生产要素的最核心部分,劳动力也会被二、三产业吸引,导致农业从业者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会大幅度减少和降低。在这种大趋势下,保留甚至继续投资完善原有的农村值不值?
按照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时期,农村的凋敝是不可避免的,适度的农业规模化经营也会应运而生,这就给小城镇,尤其是镇的发展带来契机,如果说,传统农村是为小农经济搭的舞台,功能齐全的镇区,则为现代农业提供了一个社会化行业细分工的大平台,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与城市居民几乎无差异的生产、生活空间。功能齐全的镇区,结合着分散的家庭农场居住点,应该是今后农村的发展方向。
农村目前发展虽然还是比城市落后但和以前比起来确实改变了很多。首先农村的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没通路的地方现在路修通了,从前的泥巴路现在变成了水泥路,小路变成了大路。可以说路是农村近些年发展最快的。
很多农村还设立了示范村。农村院落比以前变得更规范整洁了。有了专门的排污水沟,有了固定的垃圾场。院落里的泥巴小路也铺上了水泥。
村里几位贫困家庭都评上了贫困户,国家固定发放补助金。其中有个家庭老婆生病了没钱去医院看病,最后是乡政府派人把她送去了医院。这些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而且现在山沟沟里的农民基本上也都办了农村医疗保险。这说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确实越来越好。
国家一直都把三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说出路未来的农村是肯定有的。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江西人如何看待江西的发展前景?
江西人如何看待江西的发展前景。
这个不知如何回答,需要江西人自己动手,开动脑筋。发展自己的特色,争取国家资助,引进外资,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江西很有发展前景。
我不是江西人,但是比较关心江西未来的发展。江西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省份,矿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较好,气候温和,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缺乏有强大经济实力支撑的企业拉动经济增长。
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粮食、油料、蔬菜、生猪、蜜桔、淡水鱼类等农业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农业科技推广和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传统农业正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生态农业前景可喜,绿色农产品正成为重要增长点。治湖治江治山的“山江湖工程”被联合国专家誉为跨世纪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范例,养猪、制沼和种果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方式在赣南实施取得良好效益,正逐步向全省推开。
江西相继建设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了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纺织、医药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布局日趋合理,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茁壮成长,主要工业品产量成倍增长,一批工业企业和产品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从现有条件来看,只有优先发展旅游事业,稳住和巩固庐山风景区的重要地位,发挥江西的红色旅游优势,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色之都瑞金等的宣传力度,吸引游客,促进消费增长;其次是搞好乡村田园经济建设,优化城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人才,采取优惠政策和措施引进外资和沿海地区品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