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能源网
手机端
首页 > 光伏人物>详情

家有50亩耕地,想用来种水稻的再生稻,该如何选种?有多少利润?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08-21 21:09:35

谢邀请!种五十亩再生稻有多少利润,我就跟你算一下。再生稻第一季搞得好每亩在一千四到一千五之间,比常规稻产量要高。第二季再生稻是从老桩发芽成穗,产量并不很高,搞得好也就在五到六百左右。差的只有三百来斤每亩,虽然省工省肥还不如种常规稻,常规稻两季二千斤每亩。再生稻和常规稻两者之间都差不多,不过再生稻省工省肥也就是挣点人工费。以前我村也有人种过,他认为划不来就没有种。你说五十亩地再生稻还能挣得了多少钱吗!不管种什么稻都挣不了什么钱。

种田不易!选优质常规稻种,自种自给吧

有些农民为什么放弃种高产的杂交水稻,反而去种常规水稻?

今年的杂交水稻种植,在清江鹤寄居地已经开始在整理作床了,低山局部地方已经播种完毕,杂交水稻种籽接近尾声。

图片: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尽管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很大,覆盖率较高,但仍然有局部地方(或村落)没有种植杂交水稻,而是代之以当地种植历史较为悠远的本地常规水稻品种。

为什么这些地方的村民要放弃种植杂交水稻的选择而要种植人们认为应该淘汰的常规水稻品种呢?

在清江鹤看来,这既有特定的因素(无奈的选择),还有市场客观因素,及村民们回归生活的特别选择。

特定的地理环境或特殊气侯特征决定。在清江鹤寄居地,尽管大多数农户都选择杂交水稻种植,但在部分高山(海拔1200m以上)水稻种植区,仍有农户以种植本地常规稻为主。

图片:挑粪作水稻秧苗厢

这种现象并不是说明这些农户在水稻种植保守,不接受新事物和新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

而是在目前所有的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之中,还没有一个品种是争对这种特定的高山品种。无种可选成了这种特定地理环境和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择种困惑事。

在目前的审定水稻品种之中,多数水稻品种都是在海拔800m以下稻作区种植,部分品种经试验示范引种到二高山以后,拓展种植到二高山相适应的稻作区。

从推广种植情况来看,这些水稻品种全生育期都比较长(单季稻),一般品种全生育期都基本稳定在150~165天。而与高寒稻作区要求的生育期在90~100天相差甚远。农户如果种植这样的水稻品种,存在不结实或不能正常成熟的种植风险,给水稻种植带来经济损失。

图片:旱秧季节的山野农村

部分杂交水稻品种价格一路攀升,扩大了种植成本。农业种植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效益低的行业,近年来农资市场上一部分杂交水稻品种的价格一路攀升,给农户种植水稻无形之中增加了一定成本。

据了据,在目前农资市场上,很多推广种了5年以上的水稻品种价格比较平和,单斤包装都在25~35元上下不等,一公斤包装水稻种籽在50~70元间不等。而在近3年引种试验示范或审定通过水稻品种都在50~60元/市斤,一公斤包装水稻种籽在100~120元/不等。

不仅水稻品种涨价,相应的农资市场上其他农资如肥料,农药等产品,也因市场竞争或重组或环保要求出现相应涨价。使这个本来就比较效益低的行业,进一步压缩种植利润空间,因此,很多人选择了离开曾经耕作了多年的命根子,进城或外出务工,增加家延收入。

很多杂交水稻品种的米质还真不如某些地方常规稻品质,回归生活也是现代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图片:本地常规水稻品种田间生长

很多杂交水稻品种丰产性稳产性与地方常规水稻品种比较起来,常规稻肯定不如杂交水稻品种。

但在米质方面,某些杂交水稻品种真还不如某些地方常规稻。尽管这些杂交水稻品种的米质都有经某某检测中心的检测数据作为米质鉴定评语,但作为受众消费者来说,这些数据都不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且他们也看懂。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消费以后觉得不错才成回头客的。

现在的人生活水平都较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吃饱喝足穿暖基本上不存在问题。因此对生活质量就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尽管常规稻的产量不如杂交水稻品种,但有的农户种植常规稻就是为了满足自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常规稻的米质特别优秀。特定的生长环境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种植出来的风味独特优质常规稻米是其他地方种不来也买不来的米,不自食享用真的是太可惜了。

图片:水稻收获季节(机收)

真正好的东西隐藏在民间,好比民间藏龙卧虎,诚不我欺也。有一次,到九潮一个村去办事,朋友说那里的饭物香,拎开别人的锅盖,勺子整给我一口冷饭,刚开始有点抗拒,但是一路上齿颊留香,真是印象深刻呀。“民以食为天”,以前追求饱腹,现在讲究质量,有钱难买心头好。推荐一下我们这里土生土长的香禾糯,这是我们侗族农民在悠久的稻作历史发展过程中,利用侗族地区特殊的水土资源和气候环境栽培选育,并传承至今的一种特色水稻品系,素有“一家蒸饭满寨香”的美誉,被称为“糯中之王”。  我就是一个农民,悲催的农民,光明正大拥有一亩二分地,但种地却养活不了全家,嘻嘻。长期在乡下生活,会犁田插秧打谷子,非常正宗。就像我种的稻谷一样,也是非常正宗的。

  以前为了追求产量,我们选择种植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产量也确实让我们欣喜,终于可以吃得上饱饭,醉得起过酒了。刚吃饱饭能醉得酒的那几年,吃饱饭绝对是一件幸福感爆棚的事情,尤其是“饱暖思淫欲,更是对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功德无量。可以说,杂交水稻在解决温饱的大事情上,非常劳苦功高。但是人的追求没有止境,吃饱了以后,就又想要吃好的了。说得好听点是有追求,说得难听点就是贱,不懂得满足。所以现在杂交水稻的口感开始觉得让人非议了,有些人又觉得以前自己留种的稻种其实上也是蛮不错的,品质优良。

  我是一个吃货,不吃冷饭的吃货。我喜欢杂交水稻的产量,更喜欢自己留种的谷种,感觉更有真实感,更对得起生活的美好,甚至觉得本地稻种的谷子外观都要更好看,简直秀色可餐。难道这我的错?

  我们这里就是典型的贵州山区,“地无三里平,人有三分银”,毕竟改革开放了N多年了,哪个身上都有点银子了吧,嘻嘻。现在我们这里的农民种田,基本上都是为了保留自家的口粮,一来买粮吃就算不上农民了,二是毕竟自己种田要稍为靠谱点,哪个舍得死命给自己吃的粮食打农药。但种田卖粮算不上基本上绝迹了,但绝对上十不存一。所以你在老家,有钱也很了不起,但有钱也并不一定买到晚餐用的大米,别人就不愿意卖给你。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为什么不喜欢杂交水稻呢?

  一、习惯使然。古老的稻谷品种经过代代培育,推陈出新,最后才保留下来的优选品种,知根知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我们这里的香禾糯,品质非常好,一家煮糯半寨香。米粒浑圆,稻谷带有须毛,很有曲线美。这样的谷种,即使看看稻谷的外形,都感觉爽心悦目。但是香禾糯经不起太肥的田地,两袖青风,清贫如洗,所以产量不高。但这年头,主要要吃好,不能只论吃多。

  蒸好的香禾糯饭,再配上炭火煨的腌鱼,当然还要有仪式感,必须左手拿糯米,右手拿腌鱼,那是相当有灵魂的搭配哟。其中的美味,怎么形容呢,就像你小子热恋中一样,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旦遇见,就是干柴碰到烈火,一日就是几日。

  友情提示哈:有些无知的少年或是外乡客人呀,吃得太饱了,还得赤裸裸地浸在河里,帮忙消化。

  二、杂交水稻的品种其实也是蛮贵的,增加了种田的负担。

  真正种田的都知道,在山区,一般亩产也就600~700斤左右,出田谷也就1元的样子,坝子田才能达到所谓的亩产千斤。一般情况下,一亩地大概需要一包1公斤重谷种,价格在50以上,这个就约摸占了产量的十分之一成本了。

  农民一般都比较抠,勤劳节俭惯了,艰苦朴素,不穿内裤,呵呵。哎呀,反正自己的谷种也不错,产量虽然略低,但是不比杂交水稻低很多,将就不买杂交稻种了。

  三、杂交水稻产量高,但品质难以捉摸。

  现在的杂交水稻都是需要专门育种的。由于管理水平与地块差异,每年的品种水平并不保持一致。我们种田的都有这样的感觉,几年都是买一样的品种,但是口感却是颇为存在差异的。自己留的谷种,虽然产量没有杂交水稻的产量高,因为田还是那块田,品质却能保持着相对的一致,口感更能得到保证。

  四、口粮发展到一定地步,质量会超越数量而成为种植的主要选择因互素。

  我现在自己吃的粮食,就奉行不打农药,少施化肥的原则。同时也帮朋友指定农户按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传统种植方式,来种植稻谷。质优量低,适当提高采购价格。朋友说得好,现在吃了不好的东西,以后会买很多的药去维护身体;现在吃了好的东西,以后可以少去医院,少受罪,挺有道理。但我买不起高价粮吃,只有自己种了,嘻嘻。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推荐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