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的说法应该是:王传福作了爱迪生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福特在这种说法中的定义只是“造车”。新能源电动在百余年前已经普及过一次,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人正是一般理解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双引号是因爱迪生的科学家工作只是副业,主业还是经商而且是个杰出的奸商;交流电之父、大名鼎鼎的【尼古拉特斯拉】深受爱迪生其害,因其曾经是【爱迪生照明】公司的员工,在爱迪生许诺了特斯拉一次性之父数十年的薪水后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之后爱迪生以“美式玩笑”的卑鄙言论剽窃了特斯拉的发明,并且只支付了一个月的薪水,特斯拉几乎受到100点的重击;之后特斯拉各种发明被资本雄厚的爱迪生各种压制,总之是毁了一生。
所以以爱迪生比喻王传福并不恰当,虽然都是“理工男”但船夫比爱迪生更有底线,当然主要原因是船夫成功推广了电动汽车而爱迪生没有做到。
爱迪生几乎一生都热衷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但是在百年前电池技术太不成熟,老爱的镍铁电池内阻太大、循环重放次数很少,而且续航里程也非常短,量产车只能实现几十公里的续航;不过这种汽车在当年也要比吵闹、笨重、令人厌烦的燃油车更容易接受(对比的是当年的燃油车),所以面对富豪阶层的消费者仍深受喜爱。
于是爱迪生决定制造电动汽车,载体正是福特的T型车;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享利福特】曾经也是爱迪生照明公司的员工,不过老福特比特斯拉聪明的多,在没有被耍之前就退出了这家公司。
作为汽车制造爱好者的福特在退出之后历经多次创业,最终成立了今天享誉全球的福特汽车。好在福特和爱迪生两人没有撕破脸,所以也就成为了一种很假的忘年交,在利益面前两人合作打造了电动汽车。
如果这台车能够逐渐进行技术研发,今天的汽车一定不会有燃油车,但是竞争是很可怕的。在工业革命时期电是新能源,同时燃油也是新能源,而且那时候的石油开采技术突飞猛进,储量似乎也是无穷无尽的。与石油大亨不同,爱迪生即使是奸商但仍以发明家自居,所以不会做出一些过于可怕的事情;但那些石油大亨手腕很硬,爱迪生电动汽车的所有资料在一场大火中被付之一炬,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不过真的还能再来一次吗?
在这种势力的影响下爱迪生退缩了,而紧接着又是一战和二战,战争中需要的是能直接加油的燃油车,所以电动车在数十年的战乱中被忽略了,直到近些年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在国内汽车消费市场,让电动车出现并且大量普及、利用电驱技术改造燃油动力汽车,推出性能无比强劲的低价车的正是王传福。
王传福创立比亚迪之处是进行电池研发,从创立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电池供应商只用了8年(到2003年),这一事业很像是爱迪生;且比亚迪不仅早电池还在IT领域代工,有自己的LED灯厂。在2003年同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开始制造汽车,这是迈出了【爱迪生+福特】的第一步。
通过燃油车储备了第一桶金后,在2008~2009年比亚迪开始了新能源转型,从F3Dm到青唐宋元以及与戴勒姆合作的腾势,这些车一次次的刷新了国产车的速度和油耗,也一次次的否定了国产汽车的落后于合资进口的说法,这就是比亚迪的成功。
不过这个品牌最终不会仅在汽车领域这一小圈子里发展,提供储能电芯的终身质保是为梯次利用,梯次利用当然是为了能源转型,比亚迪从电池起家转型为【爱迪生+福特】,但最终很有可能是【爱迪生+特斯拉】,在汽车领域也许会是供应吧。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