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再爆发指日可待!
以通威为例,虽然被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基金清仓式减持,其管理的所有基金均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而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1713.29万股,这意味着仅这上述四只基金今年一季度合计减持9399万股。
但是,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仓从去年12月31日的1.8亿股增加到2.8亿股,意味着一季度加仓1亿股,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就是所谓的聪明资金北向资金,在别人退出的时候他加仓,绝对看好后市,而光伏三剑客的另外两家隆基和阳光电源也获北向资金加仓,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他贪婪,北向的眼光早就被市场验证,所以,光伏在此起飞真是指日可待,现在,就是需要一个契机。
这个契机,也许就是业绩都披露结束的时候。
通威的业绩没的说,各大券商都给予正向肯定,全年增长50%应该问题不大,目前市盈率31倍,31/50<1,明显倍低估了。此时正是我们应该布局的时候。
到时候,让那些减仓的人后悔去吧!
一、关于“一季度”业绩增长之事,大家不要太在乎。“同期”比较的时间没问题,但2020年一季度的“疫情”是全球性的,这个“影响非常大”,因此这样的比较既缺乏“基础”的、也不“同质”,没什么意义。其他个股也是如此!
二、“业绩”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物”。由于其公布的“时间滞后”,所以“散户后知后觉”成为常态,在“你”知道的时候,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了!
三、涨跌“幅度”和时间“跨度”才是你“第一”要关心的。
以“通威股份”为例。从月K线看,这只股是从2020年4月份的“11.22元起涨”、一直“涨了10个月到55.50元的2021年2月份结束”;截至到目前,它跌了近1.5个月,与最高相比、跌幅超过40%。
“中继”震荡或在“箱体”中运行之后
到底是“上”还是“下”,要看“大势”和“主力”。
根据其涨幅用“概率”判断和“风险”控制比较可靠。景气“行业”和“业绩”优良是“价值投资”依据;“通威股份”这两方面都还不错。
仅供参考!
请问20年-25年电力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综合我们持续多年深耕电力行业来看,未来五年电力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八大发展趋势:
一是电力结构重新调整,趋向清洁化。
二是电力发展的供需平衡面临严峻调整,各地粗放式发展导致的发电小时数不断上升,供大于求是必然。
三是南方电力水电、核电、光伏、风电成为趋势,火电被抑制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市场成本导向明显。
四是受两网建设、电力改革等影响,电网打通将导致四川、云南、新疆、内蒙等电力供应地集中向长三角、珠三角供应。
五是产业链条化、整合化、管理精细化是趋势,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推动各省点击的整合将成为现实,各省发电企业将面临来自央企发电集团以及售电公司在终端的挤压。
六是国际化趋势,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各省国企能源集团推动自身区域的整合和国际化发展成为趋势。
七是金融化趋势,推动企业上市、降低融资成本、扩大并购对象,延伸产业链,提速发展模式成为趋势。
八是信息化趋势,电力互联网、智慧电网、电力电商、充电桩等成为趋势,物联网+电力+节能服务走进现实生活。
因为对大秦铁路有兴趣 大秦铁路主要运输动力煤 主要终点沿海地区的电厂 投资大秦成功与否 未来电力需求 和发电类型至关重要 本人就简单的研究了一下电力行业 2018年,中国火力发电量占比为73.32%,其次是水力发电,占16.24%,核能发电占4.33%,风力发电占1.32%。根据当前中国的能源分布、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情况,火力发电仍然将是长期作为生产生活的主要供应源。火力发电技术还将提升。水能发电未来五年会大幅提升 但过后增长乏力 因为水电站的建设 需要考虑 河水量 与建设成本 说白了也就是说可建水电站的位置较少 先建的都是成本低的 最近五年将集中开发成本高的 过后水电站增量将下降 。
现在都在发展清洁能源。因为要考虑可持续发展。风力核能发电虽然较火电更加绿色但成本却高昂很多 。尽管增速很快 短期内如果没有较大的技术进步仍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环保,确实有哪个意识,比如汽车吧 ,电动汽车成本高昂 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传统车实惠点 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根本。未来用电需求仍将增加 但增速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