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就是一个几次起落之人,在自己失败后促使自己最大的动力,就是责任与自尊。
一个破产的老板曾经辉煌过,人脉、资源与经验都是一个初创业者无法相比的。我想是不服输的精神让一个破产的老板再次东山再起。
曾经的电商教父,郭凡生的慧聪网现在怎么样了呢?
在世纪初,国内互联网领域刚起步之时,郭凡生的慧聪网和马云的阿里巴巴就开始了激烈的竞争,郭凡生和马云两人也经常上演隔空互怼。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有了千亿市值,而慧聪网相比之下就有了太大的差距。
慧聪网在建立初期就确定了一个稳定的收益模式,很早就开始盈利,而马云的阿里巴巴实行了新商户12个月内免费的政策,三年都没有盈利。但阿里巴巴通过良好的运营,几乎将慧聪网在前期积累的优势一网打尽。
慧聪网作为在互联网领域的家族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可能相比那些以人才为主的公司缺少优势。到现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市场,慧聪网几乎被阿里巴巴所碾压。为了另辟蹊径,慧聪网也转而收购了多个网站,其中包括国内最大的科技门户之一Zol中关村。随着这些收购,慧聪网在港股的股价也在2015年上升到了最高位。但在电商发展最为迅猛的这两年,慧聪网没能抓住机会,失去了更多的市场。
如今郭凡生的侄子郭江接手慧聪网,由刘军担任CEO,慧聪网也蹭了一波区块链的热度,决定进军互联网金融,并打算对多个B2B项目进行投资,并确定了2018年营收100亿的目标。
现在的电商行业最让人熟悉的就是阿里巴巴的马云,其次就是京东的刘强东,两个电商界的大佬,没有认不认识他们。
除了他们还有一位电商的大佬,已经几乎很少人记着这个曾经电商的教父、鼻祖郭凡生,创造了“中国最古老的电商企业”慧聪网。
郭凡生 是中国电商行业的“鼻祖”,创立了第一批互联网企业。现在的慧聪网和郭凡生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的年轻人对郭凡生非常的陌生,更是对慧聪网一无所知。
曾经的慧聪网和马云同场竞争,但是由于后期许多的原因,被马云超过,埋没了慧聪网。
现在 的聪慧网市面价值五十二亿人民币,已经非常不错了,在被冷淡多年,公司的市面价值依然很高,说明企业的实力也是非常的强悍,能够做到十几年不死的企业,而且还是电商企业。
但是聪慧网和相比现在的阿里巴巴,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阿里巴巴的市值更是慧聪网达不
到的高度。现在的慧聪网已经不能和阿里巴巴正面竞争抗衡,曾经看不好马云的郭凡生也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慧聪网在发展不利的情况下开始寻求其他的出路,开始不断收购其他的网站,慧聪网收购了中关村在线等等,不断的壮大自己的队伍,想通过这种手段超过马云的阿里巴巴。
在现代的互联网时代,只有创新才可以生存下来,并不是单纯的合并其他网站来扩大团队,通过这种手段的电商企业在不久后就会消失,现在的聪慧网已经不是以往的聪慧网了。
十大光伏企业
近年来,在能源转型和环保发展的大趋势下,不少国家在积极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全球光伏产业持续发展。根据IHSMarkit数据,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较比往年增长10%至138GW。
按国家地区而言,目前我国在光伏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不仅体现在光伏装机量方面,更体现在相关产业链上。
近日,PV-Tech(全球知名光伏媒体)发布了《2021年全球组件供应商top10》。榜单显示,前十名中我国本土企业占据了7席,且包揽前三名。美国、加拿大、韩国各有1家企业上榜。
正泰新能源位居全球第十,隶属于我国电气行业巨头正泰集团。集团始创于1984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集“发电、储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用电”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值得一提的是,集团业务已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高达893亿元。
韩国Q CELLS位居全球第九名,隶属于韩国十大财团之一的韩华集团,后者在能源开发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官网资料中,Q CELLS是这么自称的: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公司,在中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均设有先进技术研发中心。
尚德排名第八,早在十余年前,尚德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其创始人施正荣也因此成为中国内地首富。可惜的是,在后续的发展中尚德的发展并不怎么好,于2013年宣布破产重整。经过七八年时间的恢复,现在看来尚德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
美国First Solar(第一太阳能)位居第七,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模块制造商之一。虽然这几年我国有不少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布局,但仍难以撼动First Solar的市场地位。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光伏企业技术路线大多都是晶硅太阳能电池,但First Solar走的却是薄膜太阳能电池路线。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收27.11亿美元,归母净利润3.98亿美元。
东方日升(中国企业)位居第六名,主要从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光伏独立供电系统、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等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年,东方日升实现营收160.63亿,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29.88亿元。
加拿大Canadian Solar位居第五名,作为世界先进的垂直整合太阳能开发商,该公司在电池储能系统市场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比如在美国市场,其在电池储能系统领域占据10%左右的份额。
晶科能源是我国乃至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企业,位居全球第四名。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晶科单晶硅片产能达到约31吉瓦、电池片产能达到约19吉瓦,组件产能达到约36吉瓦。
晶澳太阳能位居第三,产业链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池,产品远销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该公司实现销售额高达258.47亿元。截至发稿前,市值高达1434.42亿元,是我国又一家市值上千亿的光伏企业。
天合光能位居全球第二,提供从光伏产品到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截至目前组件累计出货量超77吉瓦。2020年,天合光能实现营收294.18亿,同比增长26.14%,实现归母净利润12.29亿元。
我国隆基股份位居全球第一,其创始人李振国是陕西首富。自成立以来,隆基始终聚焦科技创新,目前已形成包括单晶硅片、电池组件、氢能装备等在内的五大业务板块,形成了“绿电”+“绿氢”的发展路线。2021年前三季度,隆基实现营收562.06亿元,截至发稿前市值超4300亿元。
写在最后
全球能源革新是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能、风电、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均备受资本青睐。在此大背景下,光伏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当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路线以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主,但美国光伏产业却以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主。
任何行业发展到中后期,都会变成技术路线的竞争,谁的技术路线更有优势、发展更好,谁才能掌握行业标准。
我们完全可以预见,未来全球光伏产业的竞争,不仅是各国企业间的竞争,更是各国不同技术路线的竞争,市场竞争程度将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