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罗兰老师,她是资深女性学行业专家,从事与女性有关的行业多年,拥有深厚的女性学底蕴,在女性学业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是ACI国际礼仪培训师、ACI国际仪态培训师、女性形象管理顾问、国家高级形象设计师等等。
常州将金坛并区后,金坛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据内部消息早在一二十年前常州就有打通金坛连并带动金坛发展的打算,当时的第一步就是扩充常金路,但众所周知常州市区到金坛中间被丹阳的皇塘镇活生生给截断了,这也是镇江一直和谐(e,zhi)常州快速发展的手段(后续也有句容抢茅山资源的故事)。所以在第一步上就困难丛丛,后来遭遇的铁本事件等等问题,常州缩小了步伐,城区带金坛就这样一直被搁置了。如今的常金路虽然也多次修复,但那条路的压力早已无法承载日益发展的车流量……
旁白:当然远远不止是一条主干道这么简单,有心的人也可以去查一查沪宁铁路等等背后的情况,你们就知道金坛是被人耽误了多少了。
然而常州想带动金坛的心一直没有死,武进并区后,常州由于无法彻底打动丹阳方面,索性放弃了城区直达金坛的线路,改由发展湖塘到金坛,也就是现在的金武快速路,不久又打通了第二条……
常州目前已经由20年前向北发展的路线扩大到东进西拓,目前中央尚未收紧城市化进程,常州现在要的就是摊大饼,拓展城区面积,当然这一点也恰恰是苏州无锡常州三城市中常州最大的短板。常州领导很明白土地是财富之母的道理,溧阳并区甚至都在考量之中。此处顺便打击一下城区中个别目光短浅排金坛溧阳甚至武进的喷子,你们一定要有脑子。
常州走的是装备制造的路线,这也是国家发展的必须路线,但同时常州旅游业也硬是在啥都没有的情况下一点点发展了起来,感谢政府以及为我市旅游事业付出过的所有人。然而金坛并区后,常州从此有了山,有了水,金坛有着大把大把的旅游可开发资源,未来金坛旅游发展前景也是不可限量。而紧邻武进片区的金坛东部地块目前已经是大片成熟的厂区,其中不乏一些重量级的企业单位。
金坛规划,早期金坛压根谈不上规划,也幸好没有胡乱规划,并区后常州凭借新北区和武进区的成功规划经验(个人认为新北区早期的规划走了太多弯路,真是花了不少钱学来的经验啊)将更好更合理的规划好金坛。目前我能了解到的是金坛东部产业园区、儒林长荡湖旅游度假区、茅山旅游规划区、城区围绕钱资湖为中心的未来主城区、改善以老漕溧河为轴心的老城区、东南部的尧塘街道可能也将衔接协同西太湖片区。可以说金坛目前的规划是结合金坛自身情况运用常州深厚规划经验最好的安排。
虽然溧阳并区短期无法实现,但金坛必将成为常州后续发展的重头戏!让我们期待未来常州会更好!
若某制造企业年亏损3亿,即使停产白给员工发工资年消耗也不超过1.3亿,为何要维持亏损状态生产?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很多人都不理解,某些企业连年亏损,为什么不关闭呢?这个问题只要稍稍深入思考,从更高的层面考虑,就能够想明白。
1、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但经济的目标是发展企业的盈亏用货币衡量,回归到经济活动的本源,企业创造的财富是其生产的商品,而不是生产商品带来的货币回报。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的商品对社会有价值,即使这个企业亏损,可以通过转移受益行业的盈利来补偿他,有利于总体经济发展。
举一个例子,资本是市场的亏损大户京东方,是一家生产液晶面板的公司,上市以后连年亏损,一度被认为是骗子公司。京东方亏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国外面板公司的围剿,二是为了突破围剿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这个企业20年亏损了过千亿,是不是就没有价值呢?当然不是,过去一台49寸液晶电视要过万元, 现在55寸液晶电视2000块钱就能买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京东方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液晶面板的垄断,让面板价格大跌。
一台电视省为中国老百姓省几千元,全国每年5000万台销量,就能为全国消费者节省几千亿,你说这样的企业存在有意义吗?
2、经济有周期,企业经营也有周期性经济是会波动的,全球经验看,每十年所有就会有一次大的经济动荡。周期性行业的企业在经济繁荣时赚大钱,在经济萧条时亏大钱,一轮周期下来才能真正计算这个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的。
就以钢厂为例,2015年螺纹价格跌倒了1000多元一吨,几乎所有的钢厂都爆亏几十甚至上百亿。但2016年下半年经济开始复苏后,钢铁价格回升,钢厂从亏损王变身赚钱王,随便一个钢厂都赚几十亿。如果在亏损最严重的时候就把工厂关了,虽然避免了继续亏损,也失去了恢复正常的机会。
3、和经济制度也有关系某些企业是国企,并不是说关就关的。这点我研究不够,就不展开说了。
总之,判断一个亏损的企业要不要破产关停,应该多方面考虑。如果一个企业对社会有益,或者预期未来可以改善亏损状况,则在亏损时继续经营也是没有什么问题。
同理,如果一个公司对社会整体发展有害,即使赚钱也应该坚决淘汰(比如过去的一些高污染行业)。
举个例子,鸡蛋大家都吃吧,常买应该会发现有段时间十元一斤七八两吧,过一段又一成了三斤四斤甚至五斤吧,一只鸡的生长周期一年半,前四个月为它的成长周期,这期间是纯投入,四个月下来一只鸡的成本约三十几元,到产蛋期如果蛋价掉到三斤到四斤,一斤鸡蛋成本约3元到3.2元,它一斤才卖2.5元,也就是他一斤亏0.7元,按百分之九十的高产算,一万只鸡产大约72O斤,也就是说他一天亏500元,如果三五个月行情不能上涨,光亏损五个月就要七八万,这时你再止损的话前期投资,加上人员工资,水电,场地损耗,机器折旧就惨了,何况还有利息,欠饲料款等,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亏,等行情好转,往后行情稍好的话少亏点,不好的话就彻底亏了,制造业也类似,一些企业如电厂铝厂他灭不起一次炉,点次炉可能需几百万,甚至几干万,再一个工人一解散,从招没那么容易,你企业停了不知何时开工,工人不可能老等吧,或许己在其它企业就业了,毕竟一家老小要吃饭,所以一般老板只要能贷款折借都不会停产,直到破产,现在明白了吗?所以说别看老板平时风光,他承受的压力比工人大的多的多,有时候该理解就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