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不是下一个光伏,核电必将超过光伏,成为真正的中国核心资产之一。为什么呢?首先讲一下未来电力需求,未来十年中国对电力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一.电动汽车是将来的大势所趋,未来十年将有一半以上的家用轿车更换为电力驱动,这是多么大的需求量?
二.发展芯片产业,2019年台积电一年的耗电量就达到了143亿度,一个公司的耗电量几乎占整个台湾省的十分之一。所以芯片行业其实是个耗电大户,如果中国搞芯片首先电力供应必须跟上,不然都是空谈。
三.工业机器人将全面代替人工,随着用人成本增加及机器人技术逐步成熟,企业必将大量配备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动力必将消耗大量电能。
另外核电生产中将产生大量余热可供居民冬季取暖。所以对电力需求是现在的供应能力远远不够的。
下面再谈一谈,电力生产方面,现做我国还是以火电为主,生产中必将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现在国内外对碳排放压力都很大,所以政府也非常希望改变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火力发电比重。风能的缺点是季节性太强,也是分地域的,所以根本不能成为基础能源。光伏发电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太大,而且受天气影响太严重,能源转换率也不高,也不可能成为基础能源。所以光伏和风能都只能作为补充能源存在,属于锦上添花。再说一下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成本是最低的,但是对自然条件要求是最严格的,有水位落差的地点就那么几个,而且对环境影响也很大,所以没有再大的发展了。
综合上述,只有大力发展核电才是唯一的出路。核电的缺点是安全问题,由于日本福岛事故对人们的心理打击还是蛮大的,是阻碍发展核电的主要矛盾,但是绝不能因噎废食,我国的核电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水准,是完全有能力保障核电安全运行的。另一个问题核废料处理,我们完全不用担心,我国的条件绝对不是日本,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而且正好在地震带上,试想在像罗布泊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地下挖几千米深埋几乎不存在污染和泄露问题(这只是个人设想)。如果不大力发展核电我们将在未来的能源供应上被人卡脖子。那才是真正的生存和发展危机,现在的芯片卡脖子情况简直不值一提。
另外我本人还有一个大胆的设想,核电不一定非要建在国内啊,假如和美国俄罗斯合作中国出技术,在白令海峡建造超级核电站,再加上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向全世界输送电力,中国将掐住世界经济发展命脉,执世界能源供应之牛耳。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目标,现在还只是幻想阶段。我看也未必不能实现。
所以发展核电是中国的历史使命,是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一条路线。什么是国家核心资产?难道是茅台五粮液吗?岂不是笑话?
2021年1月20日晚,胡思乱想,借题主的问题,写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