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最没用的,当然是“打虎将”李忠了!什么叫没用?就是多他不多,少他不少,纯粹凑数的。把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翻天覆地看了几遍,才发现“打虎将”李忠才是梁山最没用的人。
一、李忠的武艺低微如果梁山要举办一次大比武,“打虎将”李忠绝对是倒数的。
如果光看名字,“打虎将”的句号确实唬人。李忠因为身材健壮、体型魁梧,所以被江湖人称“打虎将”。可他真要是碰到了老虎,只怕要悲剧。
李忠是九纹龙史进的武学启蒙老师,结果史进连王进一棍都抵挡不了,可见史进当时的功夫有多差,李忠的功夫又能高到哪去?
李忠的职业,就是走江湖卖药的,哪里有什么真功夫?耍几个花架子忽悠一下老百姓,卖点“大力丸”之类的挣点辛苦钱而已。
二、李忠没有立过什么功劳李忠加入梁山之后,被任命为步军将校。所谓步军将校,其实就是步军的小头领而已,可以说不怎么受待见,宋江也不怎么看重他。
李忠能够当上这个头领,还是看鲁智深、武松和杨志、史进的面子,不管怎么说这四人都是梁山的一流高手,是梁山的顶尖战力之一,李忠好歹和他们同出三山,宋江好歹要给他安排个位置。
武艺不高、职位不重要,所以李忠也没有机会立什么大功劳,仅仅是打高俅时,和郑天寿、曹正、薜永一起擒住了梅展。
其次,就是征讨方腊时,宣州守将潘被张清用飞石将打落马下,李忠赶上将潘杀死。没过多久,李忠就因为中了埋伏,被乱箭射死。
除此之外,李忠再也没有立过任何功劳,是全书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人之一!很多人甚至不记得这个角色。
三、李忠很差吗李忠虽然对于梁山没有什么大的贡献,但是李忠却活得很认真、很用力、很努力。
李忠家里很穷,可他不偷、不抢、不骗,靠自己不太高明的拳脚,走江湖卖艺卖药,聊以糊口。走江湖卖药能赚几个钱?李忠的日子过得异常清苦,却始终恪守底线,善以待人。
鲁达想周济金翠莲,李忠只摸出二两银子而被鲁提辖奚落一顿。可这二两银子,已经是李忠辛辛苦苦几天赚来的钱了。一句“不爽利”的评价,让人心酸。
鲁达打死了郑屠,自己一拍屁股跑了,李忠也只好逃亡,可李忠对鲁达有过一句怨言吗?李忠没教史进什么真本事,可史进依然念着这份情谊,不就是因为李忠教起来尽心尽力毫无保留吗?
李忠是个生活在底层的人,他尝尽了人生冷暖、世态炎凉,却没有放弃自己,依旧在努力地活着,可敬!
结语:李忠于梁山,真的没有多大的用处,就连时迁、段景住都比他的存在感强。但如果要论及人品、处世,李忠比大多数所谓的好汉要强得多。
在很多人眼里,李忠甚至有些懦弱,哪有好汉的样儿?纯粹是来充数的。可李忠,不正是大多数人普通人的写照吗?
李忠这样的人,没有性格没有脾气,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为数不多的人脉关系。他没有什么大本事,也没有什么可以飞黄腾达的机会,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比一个能干,自己只能苦笑一下,默默在看着别人的精彩。
活得辛苦而平淡,死的憋屈而安静。劳碌一生,未曾得闲。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而梁山一百单八将中被称为书生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排名第四十六位的“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虽然前面加了一个前缀“圣手”,但是还是摆脱不了是百无一用的“书生”的嫌疑。
这样就不言自明,最没用的就是他了。
首先来看萧让的出场:宋江因为刺配江州期间一时得意忘形在浔阳楼上题了反诗,被通判黄文炳抓住把柄入狱。
“神行太保”戴宗被蔡九知府派去东京给老爸蔡京送信请示如何处置。
戴宗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误入梁山泊,关于这点说来话长暂且不去讨论。
反正结果就是导致晁盖,吴用等梁山泊头领得到了这个消息,商量怎么营救宋江。
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智多星”吴用又一次献计:赚萧让和金大坚上山,模仿蔡京的笔体和印章给蔡九回信,押解松江去东京然后在半路上搭救。
当时对于萧让的介绍是善于模仿当时宋朝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的笔迹而闻名,简单来说他就是个通过制造赝品赚取钱财的不良文人。
而在被赚上山得知情况后,叫苦不迭,证明了他革命觉悟低,不彻底,在被断绝后路后,才不得已和这帮敢于和封建王朝做斗争的好汉混在一起。
当吴用的这个“妙计”又被黄文炳看穿后,其实萧让等于做了无用功。
当然,后来他团结在“招安派”代表人物宋江的周围,给宋江在“排座次”,“写碑文”这些假模假式的面子工程上做了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但是对于整个梁山大计没有任何贡献。
招安后,他随军在“破辽国”,征王庆,田虎的过程中也从事此类的工作,对于整个战争进程来讲,他的作用聊胜于无。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从模仿蔡京的字迹开始出场来反对蔡京这帮权臣,最后却落得在蔡京手下做了门馆先生终老此生,不得不说造化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