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团在房地产方面全是一个排面性质的存在吧,起步早而且影响力大,在房地产这一块有些举足轻重的影响。
恒大冰泉也曾经火过一段时间,在各大球赛的赛场上,我们都能够看到恒大冰泉出现的影子,价格也非常亲民。
然后我们说说恒大承担起的“扶贫”责任。先不说许家印个人所捐的40多个亿,恒大扶贫脚印是踏遍了全国的。而且还不是简单的扶贫,基本上都是帮当地建立起拥有自己特色的销售产业,这真的是完完全全的净投入,没有任何回报。
最后是恒大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做的好的品牌确是少之又少。新能源车搞了这么久,其实在国内鲜有比较好的新能源车。其一是新兴的车企都没有钱,仅靠风投融资来进行,孤儿总会有一些虎头蛇尾的情况发生。尤其是PPT车企蔚然成风。而中国老牌本土品牌汽车在转型上就有一些困难,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要重新建立的,那也就是说让他们放弃原有的老的产业链,这对他们来说其实也不太实际。那中国谁有能力去建造这么一支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呢?
看来看去,也只有恒大有这个能力。
三元锂电池不稳定的话,那些使用三元锂电池的国产车制造商怎么才能管理好电池组呢?
三元锂离子电池活性高,正极采用镍钴锰元素经过配比后,装配而成。现在国内的三元电池组正极配比都是523,622,而韩国LG,三星SDI都在准备量产811,国内的宁德时代,卡耐新能源,国轩动力,天津力神,万向等也在进行高镍三元的研发,量产也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其实相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来说,三元电池的确是活性很高的电池。但是由于其比能量大,电能储备多等优势,成为目前电动汽车的首先动力源,那么这套电池组如何调控这套电池组因为活性大而产生的高温呢?这就是很多量产电动车上面均已配备的热管理系统。目前给电动车控温的技术分为三种。
分别是,搭载乙二醇水溶液的液冷控温系统。风冷系统和直冷系统。
在目前国内量产的电动车中,采用液冷系统的多为常见。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车辆电池组因为内阻过热和电池组活性而产生的高温散热问题。冬季低温情况下,可以利用液冷系统进行加温保温,将电池组系统始终保持在恒温系统中徘徊。例如目前比亚迪秦EV、E5、宋EV等车,吉利帝豪EV、奇瑞新能源、北汽新能源部分车型,广汽新能源GE3等。
风冷系统也是目前的主流控温方式。风冷系统采用自然风冷却的方式。
风冷是目前三种技术中采用最早,最成熟的一种,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空调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转变为冷风,之后就是去吹电池,让电池降温。当然,这是应用最多的一种,除了这种空调冷风强制对流外,风冷还有自然对流、自然风强制对流两种。无论是哪种风冷技术,其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换热效率并不高,过去一般都是主打性价比、续航里程不太长的纯电动车会采用风冷,因为其有着液冷和直冷无法比拟的优势:成本低、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且没有液体泄漏的风险。车型方面,包括日产聆风、丰田普锐斯、起亚Soul EV、上汽荣威MARVEL X等。
直冷系统采用车载空调直接参与电池组降温,应用代表便是宝马i3(直冷版)。直冷说白了就是用制冷剂直接冷却动力电池,降温散热效果要比液冷出色很多。不过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主要原因是制冷剂的压力一般能够达到3-4个大气压,压力过大就会对系统的耐高压性和密封性要求非常高,在提升风险的同时无疑大幅增加了成本。以宝马i3为例,工程师在整个电池系统中建立了一个空调系统,这其中自然包括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并快速高效的带走电池系统的热量,效率高且效果好。